很多人都知道,有一大部分婴儿生下来后,手臂上或者身上会有小小的胎记,患儿家长们会不重视。其实,胎记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,胎记也会随着变大,并且有些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,严重影响了宝宝以后的正常生活。那么,宝宝身上常见出现的胎记有哪几种呢?
宝宝胎记常见类型:
宝宝太田痣(青色胎记):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、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,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、上颌支 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,好发于有色人种,如东方人及黑人。女性多见。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, 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.35%。
宝宝黑毛痣(黑色胎记):黑毛痣是由含色素痣细胞的皮肤良性肿瘤。好发于面、颈等部位,并且痣上长有粗黑的毛发,多数在婴儿期就出现;大多数色素痣生 长缓慢,或持续多年没有变化,但一旦存在,就很少会自然消退,极少数黑毛痣会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,应及早接受治疗。
宝宝咖啡斑(褐色胎记):咖啡斑可出现于身体的任何部位,婴幼儿发病率较高。若咖啡斑出现六个以上,且每个斑直径均大于1.5cm时,则并发神经纤维瘤病 的几率会增加。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,必须提高警惕。
宝宝鲜红斑痣(红色胎记):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,在出生出现,好发于面、颈部,大多为单侧性,偶为双侧性,有时累及粘膜。随着年龄增长,颜色加深变红,变紫,40%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,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,于创伤后易于出血。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后微静脉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,属于先天性后微静脉畸形。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,不消退。
温馨提示:医生建议,在宝宝胎记的面积还没有变大之前,做积极干预治疗,其实使胎记这种疾病得到康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,所以胎记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。